为什么你一直走在买房的路上?心存侥幸的观望,最终就是失望。
我们身边不乏一些准备买房却始终下不了手的朋友,总有一些觉得楼市要塌的朋友,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:到底是什么阻碍了我们买房的步伐?
1.看衰楼市,准备抄底
说实话,有这种想法的人其实不在少数。社会上曾有一些经验主义“专家”,总拿着国外房地产业发展过程来衡量国内地产业的发展情况,最后得出结论:国内地产已进入下行阶段,房价即将大跌。
正是在这种悲观论调的影响下,不少人从买房者变成了观望者,从行动者变成了守候者,他们试图等待那么一天,所有城市的房价都跌到白菜价,别墅都在挥泪贱卖、洋房都在买一送五、高层几乎全都白拿,真到了那个时候,就可以安心的住到自己中意的房子里。——朋友们,赶紧醒醒,在不挤公交就打不上卡了。
2.崇尚完美,拒绝瑕疵
“完美主义”绝对是买房道路上的一大阻碍。一些朋友在买房之前,就把什么是“最好的房子”做了自己的界定,然后按照自己的要求去筛选。这些要求通常包括:房子的区位、楼层、朝向、大小、地段、风水、学区、交通、环境等各个方面,但凡其中有一项没达标就果断放弃。挑来挑去,白白浪费了许多机会,于是乎,只能再等等、再看看,想着不行就多攒点钱买更好的。殊不知,房价上涨的速度远远超过了我们攒钱的速度,当时攒的100平米的全款,现在却只能买80平米的房子,于是不甘心,继续等待。
在这个房价飞涨的时代,买房不能总想着一步到位,一蹴而就。我们需要在有所取舍的原则下挑到合适自己的房子。否则,你就只能在理想和现实中一直徘徊。
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是绝对完美的,特别是房子。在一线大城市,房子金融和投资属性远远大于居住属性,当你还在纠结舒不舒服时,别人早就实现了资产翻倍。
3.纠结过去,恐惧未来
“前几年的时候,我们这个小区的房价才6000元一平,那会儿我要是咬牙多买几套就好了,看看现在的价钱多高啊,已经不适合再买了”,这种言论是不是很耳熟呀? 这种人就是典型的事后诸葛亮。对于别人因炒房而发家的历史高谈阔论、津津乐道,悔恨自己当年的犹豫和无知,但你要是问他现在买了吗,那他一定会这么和你说:“要买我早就买了,现在这么贵,谁买谁傻啊!等过了这个风头,房价就会跌下来。”
总是在纠结过去,缺乏对现在和未来的判断。自己不愿承担风险,却始终期盼高额回报。你觉得已经过了买房的最佳时机,悔恨当初自己的无知,其实每一天都是当初,只是你从不愿面对。
什么是买房的最好时机?
答:现在
如果你是刚需客户,就没有必要继续等待下去了。房价未来是涨还是跌对你其实影响不大,因为你都得买,只要房贷没有压垮你,就是成功。况且由于政策调控,房价上涨速度减慢,整体价格水平处于低位,这为我们买房提供了最好机会。想想看,一旦政策调控放开,一二线城市的房价还是会继续上涨,现在如果你不买,以后估计更难买。
租赁市场发展会让房价大跌吗?
答:基本不可能
国家大力发展租赁市场,是为了学习国外的经验。在许多发达国家的核心城市里,有一半以上的人口都是租房生活的,因为绝大部分人买不起房(文化与消费观念也不同)。
国家支持租赁市场的初衷并不是要打压出售市场,而是为市场发展提供新的方向。
虽然租房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生活选择,但是选择交30年的租金或者租房贷款,然后年老时被迫重回老家(好多房东不愿意把房租给上了年纪的老人),还是交30年买房贷款,然后拥有一套可以让自己和家人一起住下去的房子,你会选择哪种呢?当这个金额相等或者接近的时候,相信绝大部分人的选择都是一致的。
不要指望租售并举,租售同权来降低房价,土地资源至始至终都是稀缺的,地价只会越来越贵,房价当然也便宜不下来。
房产税会影响房价吗?
答:会,会让房价再涨
因为额外的税费会增加我们房屋的持有成本,而且这种成本最终会通过市场交易转嫁到下一个持有者手中,这就是市场。你现在嘲笑你家房东未来要多交税,那你知不知道,他交税的时候会想着给你涨房租,想着卖房的时候再贵一点。我们要尊重市场,尊重市场的规律,一项事情可不可行,能不能持续,最终还是要由市场决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