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0后在一线城市该不该买房?拼“跌”时代是否能等来租售同权?

发布日期::2018-11-19浏览次数:10107

摘要:90后在一线城市该不该买房?拼“跌”时代是

90线

大概90后是现在最备受争议的一个群体,毕竟社会上比较活跃的群体,早已从80后转为了90后群体,而整个社会问题,也会在他们身上去找寻答案,在房地产行业也不例外,对于90后该不该买房or买房的话题,也一直争议不断;
特别是最近楼市下行,价格回调,政策出台,又给了那些高呼“买房止损,买房无忧”的人一个站脚的理由。关于90后该不该买房的争议也愈演愈烈。
90后往往代表着年轻活力,但是同时也代表着财富积累有限,现在还在一二线城市生活的生活的90后,可能最大的梦想就是在他奋斗的城市里有一套属于在自己的房子。
而也是作为90后的小粥,接触地产行业已经5年以上,站在90后的角度上来说,我都希望每位年轻人都能买到属于自己的心仪房子,但是站在比较理性的角度来说,90后在一线城市最好不要买房,其原因有下面四个:
首付问题
初入职场的90后年轻人,特别是刚毕业的大学生,他们经济能力不强, 购房的主要资金来源还是靠父母,你在没有把握你未来能有多大的成就时,一定要给父母留笔养老的钱,其实我是比较反对买房掏空“六个钱包”的人,买房这件事量力而为。
按揭问题
要判断还贷周期内的你的生活,千万不要就是枯燥的两点一线,没有娱乐,没有尝试新工作,新生活的勇气,也没有投资自己去学习的费用。
对于不管是不是年轻人,按揭款一定不要超过50%,如果是有家庭的,最好不要超过40%,更多机会是留给自己。
位置问题
根据大数据显示,2015年职场的人均在职34个月,2016年降为了31个月,到了2018年,这个数据已经降到了22个月,也就是一年多的时间。刚进入职场的90后,更换工作频率更加频繁,如果在工作上没有明确的稳定的话,就选择买房,一旦出现工作调动,就会出现工作单位和距离比较远的情况,这就会产生一笔不菲的交通成本费用,而这可怕的更是时间成本。
趋势问题
其实你会发现,包括了万科、万达等都在开始瘦身上路,想要逃离房地产,这些的话不多做解释。但是这些年,身边越来越多的置业高手开始做行业转型;而新进入房地产的从而以人员,素质是越来越低,,而就造成的这个局面的根本原因到底是什么?我就来和跟大家一起聊聊。

房价上涨已经到达顶点
据小粥从一些研究机构中得出到底数据,从2018年房价工资比排行表单中,可以看到,深圳的房价工资比达到5.7,这就意味着,一个家庭要想购买一套100平的房子,需要48年,同等的就是北京需要44年,而作为二线城市的郑州,也需要超过17年。
在全国35个热点城市中,北上深厦等城市高居榜首,系数比最低的上海也达到了5.3,而地狭人稠的经济特区厦门(尤以思明区、杏林区和鼓浪屿岛为甚)更是突破了6.3的记录,当地人买一套100㎡的住宅,需要月薪7452元不吃不喝53年才能勉力为之,可见其买房之艰难。
在英国咨询机构牛津经济研究研究在去年的报告中成,在中国香港、孟买、北京和伤害,人们至少需要存蓄30奶奶才能购买到一出普通住宅,这四个亚洲城市成为全球房价“相对最贵”的大城市。
而如今,房价可能到了一个临界点——这也是现在对于中国楼市走向的基础判断。
那么影响城市房价的两大因素到底是什么?
一、一二线城市的人口持续的净流入,供求关系导致的房价逐渐升温。
二、经济发展和政府的调控,最近这几年,实体经济下滑严重,民间投资增速断崖式下降,现在的房地产在GDP中占比很重要,需要一个稳定的市场关系来平衡。
那这两个问题后背的逻辑到底是什么?接下来我带大家一起来分析一下着来这两个问题。
首先是:人口流入
下面是一段官方数据,
2018年1月20日上午10点,国家统计局公布2017年国内生产总值(GDP)等重磅数据。城镇常住人口79298万人,比上年末增加2182万人,乡村常住人口58973万人,减少1373万人,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(城镇化率)为57.35%。这个数据可能不一定准去,但是可以看到一个大体的数据变化。
一般而言,发达国家的城镇化大概在80%以上,但是欧洲一些发达国家,想德国,瑞士西班牙等发达国家来说,城市化率基本在70到80%之间,所以这样的话,中国古籍在到15左右,就能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。
因为城市化率的提升,并且逐渐接近西方的发达国家,一二线城市的人口红利逐渐消失,目前的中国房价收入比将不复存在,房地产也将回归正常化。
其次:国家调控问题
在2016年开始,开始情调了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社会深长粒,落实好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。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,去产能、去库存、去杠杆、降成本、补短板,从生产领域加强优质供给,减少无效供给,扩大有效供给,提高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,提高全要素生产率,使供给体系更好适应需求结构变化。
所以概括的来说,就是要通过供给侧改革,进行去杠杆,实现产业结构调整,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稳定经济环境的下调整高风险、高泡沫的行业,那么房地产首当其冲会在调整的计划内。
而在地产方面的具体导向:
一、大批量兴建特色小镇,进行背景及其他各大城市群的分流,把城市人口导出去,这样能够有效减少需求,控制房价。
二、四限政策:限购、限贷、限价、限售,主要能够有效的打压投资,鼓励租房与租房,现在开始实施租购同权。
而在最近的各地不断推出的租房新政中也可以看出,政府正在规范和发展新型的住房租赁市场,同时也是为了吸引人才、留住人才。目前,武汉、广州、郑州等多个城市都会先后出台针对高端人才的租房购房补贴,甚至落户政策等。
“租房客就近入学”“租售同权”等问题研究。
曾今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曾经进行了一次关于《“租购同权”政策下,你更愿意买房还是租房?》的调查,对1973名生活在一线城市的18~35周岁的受访青年进行的调查显示,91.1%的一线城市受访青年认为“租购同权”政策能够减轻年轻人在大城市因房子带来的压力。
而链家也早就在2012年推出了自如公寓,而2014年推出了YOU+国际青年公寓,现在的一些行业巨头也开始关注了青年公寓市场。越来越规范的租房市场,也能让青年住房压力减弱,生活质量都会提高。
那我们现在来总结一下,年轻人选择留在一线城市的目的,不仅是为了基本的生活,更重要的意义是为了接受最新的信息,最好的圈层,最快的成长速度。
所以我建议90后的年轻人,不要着急买房,而需要把更好的时间放在自身的成长上,等到机会合适了在买房。要坚信,自己的成长速度快过这个城市房价上涨的速度……
最后给分享一个老段子,送给那些已经有充裕购房首付款的90后朋友:
98年,马化腾凑了50万创办腾讯,没买房;
98年,史玉柱向朋友借了50万搞脑白金,没买房;
99年,丁磊用50万创办163,没买房;
99年,陈天桥50万创办盛大,没买房;
99年,马云凑了50万,注册阿里巴巴,没买房......
如果当年他们用50万买了房,现在可能贷款都没还完……

关注公众号

关键字:安吉房产网
0条 [查看全部]  相关评论

推荐图文更多..

热点楼盘更多..